評楊裕富著《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四BY林羿靜
◢ 文本評論 
 

對於此一理論體系的看法:楊教授有獨立的見解和創造性的思考,在許多方面言之成理,持之有故,但是體系過於龐大,因而只能宏觀的看問題。還須要有大量的功力、時間和反復才能作進一步的推敲,使研究的問題處理完善,儘管如此,這篇論文集還是作了極有益的、創造性的探索,也有一定相當的深度。在楊教授的論文中涌現出的敏思暇想是很寶貴的。並對現今的設計教育提出質疑,點出建築教育對中國建築史料的僵化觀點與教法。意圖建立傳統工匠在建築論述中的角色。深究近代設計史學發展歷程,並結合設計專業理論與設計專業實務。大膽且確實的剖析西學在我國的適用及不適用的情況,以精確的眼光來看待各史學家之理論及我國設計藝術目前發展的窘境。學生期待楊教授能將把論文中的學術性理論處理成應用方式的成果,更進一步的深入拓展。因為設計理論在國內國外都是被重視的課題,理論和實踐都有待被提高,不同側面的探索都是助益的。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評楊裕富著《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三BY林羿靜

◢ 內容介紹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評楊裕富著《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二BY林羿靜
◢ 摘要

本書為設計藝術類史學與理論專書,作者藉西方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的批判、國內設計學界業界的觀察分析、梳理出適合國情的理論建構,並兼顧設計與民族傳統工匠承續的省思。

 

探討設計史藝術史的重要性和發展的過程,設計理論如何影響設計運動水如何影響設計分科與設計潮流;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評楊裕富著《設計、藝術史學與理論》一BY林羿靜

楊裕富  作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民國86年9月
ISBN  957-8510-92-6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CAAD!3數位建築教育之九BY陳儀蓉邱智鴻

授課老師:楊裕富 教授
第九篇  數位空間衍生—一個學習與探討數位設計的歷程

曾柏庭

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博士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CAAD!3數位建築教育之八BY陳儀蓉邱智鴻

授課老師:楊裕富 教授
第八篇  一種孕生可能性的文化—設計運算機器組

 杜宜倫

美國華盛頓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美國西雅圖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CAAD!3數位建築教育之七BY陳儀蓉邱智鴻

授課老師:楊裕富 教授
第七篇  回到未來—互動式設計工作室

 鄭泰昇

成功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CAAD!3數位建築教育之六BY陳儀蓉邱智鴻

授課老師:楊裕富 教授
第六篇  像素與點

巴拉特‧戴夫

澳洲墨爾本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CAAD!3數位建築教育之五BY陳儀蓉邱智鴻

授課老師:楊裕富 教授
 第五篇  網路設計工作室

山口重之

前言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CAAD!3數位建築教育之四BY陳儀蓉邱智鴻

授課老師:楊裕富 教授

第四篇  停止教授CAAD的理由

關道文

前言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CAAD!3數位建築教育之之三BY陳儀蓉邱智鴻

授課老師:楊裕富 教授

第三篇  淡江建築EA408工作室之電腦輔助設計教學

陳珍誠

源起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CAAD!3數位建築教育之二BY陳儀蓉邱智鴻

授課老師:楊裕富 教授

第二篇  斧頭與電鋸—談數位化建築設計教育

邱茂林

新的數位技術已明顯地影響建築設計實務與教學。斧頭與電鋸類似一般設計工作室與數位設計工作室,看四兩種教育的選擇,卻是截然不同的教育原則與訓練方式。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導讀CAAD!3數位建築教育之一BY陳儀蓉邱智鴻

授課老師:楊裕富 教授

第一篇  二十一世紀的建築師

傑哈德.史密特

教育可以說是人生最長期的投資之一。而在自然與人文科學教育中,設計學程式最具迷人之選擇。數位設計教育雖是設計教育的一門科目,但他的發展淺力在於可能建立設計知識與建築實務之間的橋樑,因此創造出一個情境讓設計和建築能夠與其他領域更加自然而有效的互動。20世紀的建築師需要詳知機械  社會學  工藝技術  與材料學;而21世紀的建築師則必須再熟知資訊的類別與屬性,使資訊能與實質材料互動或使其具有創造建築新領域的淺力。本文將以一個未來建築系畢業生的觀點來探討數位建築教育,其中闡述與各種不同領域的關聯性,並建議研究領域應能與其他領域長期性互動。其結果將會改變我們對教育與建築的觀點。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六篇       批評的發展

第十三章  藝術批評的發展歷程

       西方藝術批評的起源源自於古希臘與羅馬時代,瑟諾各拉底是第一個為藝術批評樹立了明智準則的人,它寫了一篇給藝術家的論文,明確指出「繪畫的進步」是重要的法則。其後還有亞里斯多德、柏拉圖等批評家出現。

        相較古希臘與羅馬時期關注的比例工藝美學,中世紀開始的藝評重視藝術是以上帝為崇高的象徵,強調作品的精神性。文藝復興時期,「神」不再作為藝術呈現對象,取而代之的是「人」,重要藝評家有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之後經歷過巴洛克時期,西方藝評在18世紀達到巔峰。

※這章節關注的是西方藝評的發展歷程,在20世紀藝術批評產生新方向,開始集中注意視覺的符號問題,再加上立體派、野獸派、未來派、超現實主義等我們在近代設計史所熟知的派別興起,開啟了屬於20世紀藝術和藝評的新課題。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第四篇  批評的方法

第七章     藝術批評方法概說

      藝術批評的方法多樣,這裡先介紹幾種一般科學方法,所謂藝術批評的科學方法,意指在應用方法上採用自然科學的手法,得到理性且客觀的評論。

(一)歸納法:歸納法是一種邏輯推理方法,主要指以具體的個別藝術現象為前提,推導出有關藝術家、藝術思潮’創作方法等方面的理論之概括方法。

(二)演繹法:在藝術史教科書中經常運用演繹法從一般原理推導出一些具藝術原則和結論,或用它來對藝術作品進行評論。

liny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